1
我非常喜歡運動,讀書的時候是體育委員,工作后就保持運動的習慣,多項運動有半職業的水平,最近幾年以打羽毛球為主,自然非常關心羽毛球。
中國羽毛球隊在2010、2011年的世錦賽和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包攬羽毛球項目的5枚金牌。
但是短短10年,日本羽毛球快速崛起,在剛剛8月初結束的南京羽毛球世錦賽,日本與中國都獲得2枚金牌,尤其是中國曾經傳統最優勢項目——女雙,日本更是包攬了冠亞季軍,當時擔任直播解說的中國前羽毛球奧運冠軍,看著在南京升起的三面日本國旗,說看不下去了,直接離開了直播間。
是什么原因導致日本羽毛球快速崛起呢?這同樣離不開上周我和大家分享的企業人才選、訓、考、用、留,因為體育大國也都是經濟強國。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日本羽毛球快速崛起的五個要素,對企業人才選拔、培訓的啟發,避免人才斷檔導致企業發展的緩慢。
2
一、高層的重視和人才觀
2020年東京奧運會,作為東道主自然要搶奪金牌,針對亞洲人的特點,羽毛球和乒乓球自然是重點的金牌突破項目,日本高度重視。
對于企業發展就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重點的突破口,尤其是人才戰略。
在1997年《華為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中,起草小組的一位教授問任正非:“人才是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任正非的回答則出人意料:“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的管理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華為的人才觀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就像中歐商學院的著名公式——
3
二、強大的導師團
日本羽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后,聘請了獲得過1次奧運會冠軍,和5次世錦賽冠軍的韓國羽毛球“五冠王”——樸柱奉出任主教練,引領了日本羽毛球隊的革新,樸柱奉分析日本羽毛球成績上不去的原因,就在于球員們對于勝利、榮譽的決心不強,這里有沒有像國足教練里皮的說法呢?
還有剛剛包攬了冠亞季軍項目的女雙教練是原籍中國、2001年入籍日本的丁其慶(日文名:中島慶),還聘請了馬來西亞的混雙教練、印尼教練、韓國教練,攬盡天下的教練人才。
在8月世錦賽結束后,林丹接受采訪說:中國羽毛球訓練缺乏創新,若不改變,將繼續被日本碾壓。
從2012到2018年,日本羽毛球攬獲了包括奧運金牌,湯尤杯冠軍,以及世錦賽冠軍等。
一個企業、老板的成長,其實和自己的導師是有密切關系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導師、企業顧問。
大家熟悉的華為公司,20年前花費一億聘請IBM做顧問,后來還陸續邀請了30多個世界頂尖顧問,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牛掰的華為。
最近我參與投資一家企業,發展碰到了瓶頸,我也參與了出謀獻策,但是我感覺有點力不從心,因為這家企業不像我以前投資和輔導的小微企業,它是要從中型企業邁向大型企業,于是我和董事長建議,對外聘請外腦做顧問公司。
我將中國前十大顧問公司名單找出來,經過和這些輔導過華為、騰訊、新東方、百果園等公司的外腦溝通,最終敲定了行業第一的顧問公司。
對于不同階段的企業,需要有不同的導師、顧問,幫助企業找到發展核心的關鍵,所謂醫者不自醫,外腦提供的思考模式和跨行業的眼界,對企業幫助是非常大的。
4
三、不拘一格選人才
在2012年中國羽毛球隊在倫敦奧運會包攬了五枚金牌,但是在當年的代表年輕一代的世界青年錦標賽,日本獲得男女單打冠軍。中國隊一金未得,明顯反映出中國羽毛球隊人才出現斷層的征兆。
而且在人才選拔上不拘一格,看到日本女單身高只有1.55米的山口茜,吊打中國一姐1米85的長腿孫瑜,身高只有1.5米的奧原希望,在2017年的世錦賽血拼印度1.78米的辛度獲得了冠軍,這種身材怎么可能入選國家隊呢?
其實選人重在精準,美國管理者協會的數據表明,美國企業平均人才的識別率是50%,通用電氣CEO韋爾奇說自己用了30年的時間把人才識別率從50%提高到80%。
中國企業的人才識別率一般據統計在35%左右,平均三個崗位中只有一個是選對了的,華為的人才流動率最低要求是20%,就是根據韋爾奇識才準確率80%去決定的。
4
四、往死里練
主教練樸柱奉說:訓練到接近受傷的程度才可能贏比賽。在比賽中看到日本女單的山口茜、奧原希望在場上像跑不死的小馬達,就知道樸柱奉教練是怎么往死里練的。
許多企業的培訓往往只將重點放在前15天,導致了新員工的離職率高峰出現在入職第6個月到1年,讓企業損失大量的招聘、培訓成本,如何快速提升新員工的能力,取決于前180天管理者做了什么。
大家看文章里面的圖,是華為公司的《新員工入職的180天培訓計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重點,值得借鑒。
▲華為新員工入職《180天培訓計劃》
6
五、鐵腕治軍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日本兩名主力桃田賢斗被曝出賭博丑聞。日本羽協卻并未計較眼前的得失,而是從長遠考慮出發,不惜錯過里約奧運會,毫不留情地將兩名運動員開除出國家隊并禁賽。
如此鐵腕治軍,才最終換來了日本隊在各項大賽上的井噴。從2016年里約奧運會后,兩屆世錦賽、尤伯杯,日本隊均有冠軍入賬,8月的南京世錦賽,桃田賢斗更是一飛沖天,勇奪男單冠軍。
企業也同樣需要鐵腕治軍,2017年12月華為高管滕鴻飛涉嫌受賄被抓。滕鴻飛是2014年從三星跳槽到華為公司的,就職有3年時間,任消費者BG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滕鴻飛還在2017年獲得了華為內部管理獎項“藍血十杰”。
2016年11月有百度太子之稱的前副總裁李明遠也同樣因為貪腐問題被百度公司開除,但是李彥宏并沒有追責李明遠,只是單純的開除,讓他把貪腐的錢歸還。
這樣溫和的做法看起來是念及情意,另一方面卻是在縱容那些心懷不軌的中高層,導致百度貪腐問題十分嚴重,李彥宏或許需要看看任正非的做法。
我參與投資的一家公司,去年也出現了內部“飛單”問題,我參與高管開會討論如何處理,以往都是開除就算了,但是新任CEO力主嚴懲,我也非常同意,向公安報案立案處理。
別管是誰,只要是敢動公司的蛋糕,勢必拿下。
以上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從人才觀、導師團、不拘一格選人才、往死里練、鐵腕治軍五個方面延伸到企業人才選拔、培訓上有所啟發。
轉自微信公眾號:單仁行(https://mp.weixin.qq.com/s/NKxDIh_PBpIInHLA9mupvQ)